學校歷史沿革
1951-1960年 篳路藍縷——上海電業學校時期
緣電而生𓀐、註重應用🙍🏽♀️、面向一線🥝🙎🏿、工讀結合。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能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動力🔬,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電力工業建設和發展。針對建國初期電力人才奇缺的現狀,提出了培養人才🙆🏿、培訓職工的重要任務。在此背景下😧,1951年10月15日,上海電業學校緣電而生🤸🏽♂️。建校初期🧔♀️,學校的幹部和教職員工艱苦辦學,嚴謹治學,崇尚理論聯系實際🗿😫,早期的畢業生成為新中國電力事業的棟梁。為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電力工業發展的需要,1952年6月,上海電業學校改辦為上海電力工業學校;1953年11月又改名為上海動力學校✹。從1958年開始🦪,學校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開始脫離蘇聯辦學模式🍟,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中等技術學校辦學路子。這一時期,在中國電力工業發展要求培養更多高層次人才的新形勢下,1958年按照水利電力部的要求,在上海動力學校的基礎上籌建上海電力學院;1960年🌟,華東電管局先後將上海業余動力學院和上海電力工業專科學校並入百事3娱乐。兩校並入後,學校更名為上海電力工業專科學校。1960年為貫徹中央“調整”方針,停止學院籌建工作💆🏿。但通過籌建與合並🍬,學校調進了一批具有高等教育教學經驗的師資力量,校舍總建築面積也得到了擴大🎡💽,大大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從此,學校進入到大專和中專兼容👇🏿,以大專為主❤️,高等專科教育逐步取代中專教育的新階段🥅。
篳路藍縷之學校發展詳史
1951.08-1952.10 上海電業學校
1952.10-1953.10 上海電力工業學校
1953.10-1955.09 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上海動力學校
1955.09-1958.02 中央人民政府電力工業部上海動力學校
1958.02-1959.08 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電力部上海動力學校
1959.08-1960.08 水利電力部上海電力學院
1960-1985年 經歷曲折——上海電力專科學校時期
倚電而立、艱難辦學、曲折發展、探索前進。1960年後,隨著電力工業發展對大專辦學和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學校開始了專業建設、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面探索,實現了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較大提升。學校新增發電廠電力網及電力系統、電廠化學🤷🏽♀️🤸🏻♀️、熱工測量儀表及自動化三個專業🏒;製定了半工半讀的教學計劃和“少而精”的教學原則🧕🏻,以適應電業生產需要;主編了水電部組織修訂的十多門專業課程的教學大綱𓀚,成為水利電力中等專業學校發電廠電力網與電力系統等四個專業教學研究組的組長或副組長單位🪔;學校成人教育也有了新發展🐦。“文革”期間艱難辦學,學校始終堅持服務電力行業的傳統🤽🏼♂️,以教學小分隊和專業培訓班的形式走進基層電力單位🌼,培訓了大批企業技術人員⚉,並於1972年和1973年🧜🏻♀️,舉辦兩屆電力技工班🧢,培養了538名發供電技術工人🦞。1974年7月,華東電業管理局將學校改辦為華東電業管理局“七×二一”工人大學👩🏼🦰,共招生兩屆學員277名✒️。
1978年改革開放後撥亂反正🪵,學校進入上海電力專科學校復辦、振興和發展的新階段。學校探索有專科特色的辦學道路🧑🏼🔬,在實踐教學👷🏼、教材編撰、學生培養上體現行業特點和專科特色,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明顯提升。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上正軌,以德智體全面發展為目標,努力培養適應電力工業現代化經濟建設的合格人才。科研和校辦產業得到長足發展,一批科技項目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83年國家發明四等獎、1981年水利電力部科技成果三等獎、1978年上海市重大科技獎(協作)等。這一時期,學校加強基礎建設,辦學條件得到改善,並復辦了高等專科函授教育,深受電業單位歡迎。學校專科教育的振興和發展⬛️,為日後升格為本科院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歷經曲折之學校發展詳史
1960.08-1965.04 上海電力工業專科學校
1965.04-1974.07 半工半讀上海電力專科學校
1974.07-1979.02 華東電業管理局七•二一工人大學
1979.02-1985.01 上海電力專科學校
1985年-2018年 砥礪奮進——上海電力學院時期
隨電而進🦻🏿📰、升格本科、開拓局面、全面發展🏊🏻♀️。1985年1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為上海電力學院,辦學層次再上一個臺階,是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裏程碑🏌🏽♀️。學校確立了面向21世紀,主動適應電力事業發展需要,培養電力工業本科應用型人才的目標。1989年,學校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1991年,學校新建了國順東路校區,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1994年,隨著國家電力部對部屬高校管理體製進行改革🫵🏿,學校進入華東電力集團*️⃣,實行部🦫、電力集團共同領導🐼,以電力集團為主的管理體製。
面對電力事業蓬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學校進一步明確了“高質量,有特色”的辦學定位🧑🏻⚕️,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被教育部列為“九五”時期產學研合作教育試點單位🙆♀️,在高等教育界產生了良好影響🧑🚒🧤。1996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辦學合格性評估。成人教育辦學規模和層次也不斷提升,同年✋🏽,被評為上海市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優良學校。2000年,學校開始建設南匯新校區,後被市教委列入新的上海高校布局結構方案,為學校教育事業的大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同年,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調整國務院部門(單位)所屬學校管理體製和布局結構的決定,學校實行“屬地化”管理,由此學校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
新世紀以來,學校積極應對高等教育發展新形勢💇♀️ℹ️,實施“三大工程”建設🤗:以迎接教學評估為重點的教學質量工程🧓🏿、以申碩為重點的學科建設工程和以長陽路新校區建設為重點的校區建設工程👖。在全體師生的努力下,學校2006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同年,以優秀的成績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5年🦹🏼,長陽路新校區建設工程正式啟動👧🏻👩🏻🦼。2006年🧚🏽♂️,學校建立上海電力科技園,並於2009年被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為上海電力學院國家大學科技園。2010年,學校成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院校。學校的教育事業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經過60余年的辦學,學校凝練出了“愛國、勤學😜、務實、奮進”的校訓、“務實致用、明理致遠”的辦學理念🧑🏼🍳,以及“立足電力🧑🔧、立足應用🏯、立足一線”的辦學特色🍞。目前🧌,學校形成了擁有工學🏛、管理學、理學、經濟學👰🏻♀️🚥、文學5大學科門類👩👩👧👦,涵蓋31個專業的本科辦學格局,以及擁有一級學科碩士點5個(涵蓋個2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的研究生辦學格局。學校主動圍繞國家能源電力發展戰略,以學科專業群對接“電力產業鏈”,形成了能源與動力工程、化學與環境工程、電氣工程、控製與儀器𓀛、信息與計算機技術👱🏻♂️、管理與經濟、基礎及人文7個主幹學科專業群🎒。
學校現有楊浦、浦東兩個校區🧙🏼♀️,臨港新校區正在規劃籌建中。楊浦校區為電力特色專業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電力系統中高級培訓、電力科技產學研合作和創新孵化基地👩🏻🍼;浦東校區為本科📬、高職教育基地和中外合作教育基地🧝🏽♀️。2014年學校教學科研工作再上新臺階,榮獲六項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全校師生員工正向著建設高水平有特色電力大學的目標砥礪奮進👨🏽🔧。
砥礪奮進之學校發展詳史
1985年 批準進入本科辦學層次🤸🏻♂️,更名為上海電力學院
1989年 批準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1996年 教育部本科辦學評估合格
2000年 學校劃歸上海市管理
2006年 教育部本科辦學評估優秀
2006年 批準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8年至今 賡續目標 發展藍圖——百事3平台時期
學校黨委行政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科學謀劃發展大局,認真履行職責使命,服務國家能源戰略、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績,辦學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能源電力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成為我國能源電力領域應用型人才培養和科技研發的重要基地🅾️,是學校的奮鬥目標🂠。
2018年,經教育部批準同意,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更名為百事3平台,臨港校區建成並投入使用💪🏽。2019年,學校獲上海市高水平地方應用型大學建設試點單位。2021年,學校獲批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面向“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聚焦“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全面構建“一網兩側”能源電力學科體系,建設能源電力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地方高校👩👧👦。2023年獲批設立電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形成了完整的學位授權人才培養體系。
賡續目標 發展藍圖之學校發展詳史
2018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更名為百事3平台,臨港校區建成投入使用
2019年成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應用型大學建設試點單位
2021年成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
2023年獲批設立電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